第64节(2 / 2)

人总得有点能力手段,有价值才能被人看进眼里,但又不能太过,否则会让人忌惮戒备,就该除之以绝后患了。

从来侍上是个千古难题,不然也不会有伴君如伴虎一说。

于是周宁不疾不徐的、状似谦虚般的笑着解释道:“秦朝以吏为师,彼此之间或是亲友,或是师徒,兜兜网网,关系错综交叉,故而消息比旁人知道的杂乱快速一些。”

能借他人之能是她的本事,但又不是她自己的本事,属于可用又可控的范畴。

“原来如此,”项梁哈哈笑道:“我们即将西渡,周兄弟可愿为我军左徒,携你从前旧故,”说到此处,项梁笑着看了黑一眼,这能力周宁借得,他自然也借得,“助我们一臂之力。”

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耳。”周宁起身拱手笑道,面上无半分勉强之色。

如此,她也不必思索,该寻什么营生开源为跟随她之人发俸禄的事了。

见周宁答应得爽快,项梁越发笑得开怀,不管周宁究竟是何身份,如今项家军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,周宁之文才他完全可以利用。

项羽也是神情一松,目露欢喜的看着周宁,二叔果真是误会了先生。

项羽徒然放松放柔的神情,他自己没有注意,所以不觉得如何,可他此时面带微笑、眸带柔意,目不转睛的注视周宁,在察觉到苗头的人看来就很有些含情脉脉的意味了。

项梁脸上的笑意霎时寡淡了些。

不过周宁主内,主管后勤内务之事,而项羽为将,征战奔波在外,即便在同一阵营,两人接触的机会也不多,如此一想,项梁又放心了许多。

江东已定,无仗可打,项羽要外出征战还得等到渡江之后,而此时要外出奔波的是将来楚汉争霸的另一个主角,刘季。

刘季攻丰邑不下,采纳了萧何和曹参的计策,欲寻人借兵,最后他选中了秦嘉。

东海秦嘉在知晓陈胜已死后,拥立了旧楚贵族景驹为楚王,接替陈胜举起了反秦的大旗,成为一个反秦的新中心。

吕家,吕泽和吕释之也要随刘季出行。

东海郡距离沛县不算近,有两百多里近三百里路左右,远远超出了他们之前作战的范围区域。

吕泽屋内,吕大嫂一边替吕泽整理行装,一边对吕泽嘱咐道:“你此次出去,也着人留意打听小妹的消息,如今外头战乱不断,她一个弱女子独自在外太危险了。”

吕泽动容的抱了抱妻子,感慨的说道:“妻贤若此,夫复何求。”

吕大嫂笑着拍了拍夫君的后背,贤惠宽仁的说道:“我是长嫂,长嫂如母,关心底下的兄弟姊妹是我的本分。”

吕泽更觉感动,用力的抱了抱她,在她耳边承诺道:“你在家好好的,你放心,我会平安回来的。”

借兵不是容易的事,如今反秦的都说自己是起义军,却不仅和秦军打,也和别的起义军打,吸收兵力、扩展地盘、壮大自己,谁知道把兵借给了他人,自己会不会就被别的势力吞掉了。

所以此行虽是投靠请求,但也不能说没有危险,只是相对较小而已。

吕大嫂温柔信赖的笑了笑,“我自是信你的。”

毕竟小妹早已有言,你会封王呢,若无功勋,即便有姻亲关系,也是难以封王的。

吕释之屋内,吕二嫂也在嘱咐着夫君。

吕二嫂的嘱咐比吕大嫂殷切急迫得多,她道:“一定要全力打听小妹的消息,咱们禄儿还指着她救命呢!”

“你放心,我都记着呢。”吕释之柔声安抚着妻子 。

不说儿子吕禄的性命问题,只小妹之才于大事大有裨益,若有小妹在家,处处样样事半功倍,这样的好处他如何舍得错过。

吕家两兄弟准备停当,跟着刘季出发了。

而下邳的张良此时也遇困境。

他虽然满腹书香谋略,但于领兵之事还是有些勉强。

与周宁不同,他愁郁半生,是真正的身体不好,手里又仅有百余人少年,故一番折腾,纵满腔雄心热血,也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浪花。

最后他决定加入某方势力,而他最终选定的也是东海秦嘉。

于是,刘季和张良在路上相遇了。

好容貌在人际交往中是个很大的优势,若是对方有那么点视觉动物的属性,那么这个优势就更大了。

此时相遇的这二人,一人面若好女,是载入史册的好相貌;一人好美色,男女不忌,甚至他他和吕雉的儿子汉惠帝也子承父志,养有男宠。

所以这二人一相遇,不管张良对刘季的第一印象如何,刘季是已经先把好感度拉高了。

如今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,刘季虽然丰邑吃了大亏,可手下还有近千人,而张良只有百余人,两方相遇,张良的处境很有些危险。

初初相遇,刘季手下的人马便如饿狼见肉,将张良这方团团围住。

而张良见对方人多势众,知道反抗只是徒添伤亡,干脆站在原地没有动作,任刘季人马冲过来将己方包围。

张良沉静的站在原地,脸上无惧无怕。

他束手待毙不是消极的放弃生路,而是希望能有个良好的氛围与主事人谈话。

而刘季刚开始确实有拿张良这只队伍排解心中郁气的打算,不过,那是在见到张良之前。

对方完全不抵抗的态度让他有些惊讶,积压在心头的火气被这惊讶冲散,便先淡了两分。

而后一见张良,见他风姿韵佳,温雅酝藉,这火气又散了两分,于是露出笑容,和气的问他姓名去向。

都说相由心生,张良见对方隆准龙颜,器宇轩昂,不是那等奸邪刻薄的长相,而且对自己态度友善,也是悄悄松了口气。

张良拱手见礼,不卑不亢的回道:“我乃韩国相之子张良,欲去往东海郡投靠楚王。”